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明珠,在全球现代化制造中发挥关键作用,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宽,涵盖汽车、电子制造到新能源、医疗健康、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
随着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模式成为产业变革的关键。工业机器人相较传统设备具有易用性、高智能水平、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等多重优势,适用于高风险环境。发展工业机器人不仅提升产品质量与数量,还对人身安全、劳动环境改善、劳动强度减轻、生产率提高、材料消耗节约以及生产成本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来看,国内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物流、3C电子、医疗等高度自动化、流程标准化的行业,但随着工业机器人与机台的集成应用越来越成熟,在打磨、喷涂、搬运、码垛、装配等切削加工加工领域,工业机器人正在凭借其高效、高质的作业能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单机上下料: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机床的自动上下料,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周期长的零部件加工。机器人在这种场景下通常有两种固定方式,分别是固定于机台内部用于上下料和辅助机台加工,或者固定于机台外部用于上下料,特别适用于吊装或人工困难的工件。
独立完成加工:通过装备专用手爪,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切割、打磨、抛光、清洗等工艺过程,甚至执行切削工具夹持、打孔、攻丝、铆接等加工工序,使其成为一台独立的机床。机器人在高温环境下的铸造、锻造机械操作,如取铁水、浇注、上下热毛坯、更换模具等,也可完成人工难以直接完成的任务。
智能检测:机器人在机床上实现智能检测操作,选择合适的机器人类型和传感器,自动检测和测量工件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这包括自动化的尺寸和表面检测,以确保加工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机器人还可与数据处理系统集成,自动分析和反馈检测结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换刀系统:根据机床和刀具类型,选择适当的机器人类型和夹具,机器人安装在机床周围,通过手臂操作完成刀具的自动更换,包括从刀库中取出和安装在机床上,并将使用完的刀具放回刀库。与机床控制系统集成,实现自动控制和监控换刀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随着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不断扩大。现代工业机器人具备高灵活性和自主性,可根据需要进行编程和控制,适应各种生产环境和工艺要求。其智能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通过视觉、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更精准的操作和决策。
替代人工尚存挑战
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产品工艺开发、设备采购和人工成本,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新产品制造质量。然而,企业在选择采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时需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效益: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考虑工业机器人投资和运营成本,以确保替代方案对企业财务有实际益处。
技术适应:确保选用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能够完全适应特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并能够与现有系统兼容。
培训维护:提供足够的培训以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地操作和维护工业机器人系统,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人机协作:考虑工业机器人与人类员工的协作,尤其是在共同工作环境中,确保安全性和高效性。
在智能制造推动下,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呈现强劲增长。然而,行业面临核心零部件进口、原材料成本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总体而言,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快速发展与转型,应用企业需创新,管理风险以适应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